精彩章节试读
“挺好的,你都跟哪几家说好了,我可以推荐一家给你,就是我经常卖干柴的那家。”
苏半夏说了三家,巧的是有一家是刘山知道的。
这知根知底的饭馆,自然比苏半夏自己乱找的强,于是她先去了刘山说的那家,去碰碰运气。
刘山轻车熟路的在前面引路,到了饭馆找了个服务员问道:“同志,我找一下李老板。”
不一会儿,那个胖乎乎的李老板就满头大汗的出来了。
他看到刘山先是一愣,然后目光定格在一旁的苏半夏,眸子立马就亮了亮:“小姑娘是你啊,我还担心你不来了呢?”
“怎么会,我今日就是想问问那竹笋的事……”
李老板颠着肚子笑了笑,先将两人迎进去坐,给到了两杯水。
这小姑娘上回送了他一斤竹笋,让他尝尝味道,若是客人喜欢的话,她可以长期供应。
他当时也挺看不起这玩意的,竹笋这漫天遍野不都是吗?这味道苦涩,谁会喜欢?
原本都打算扔掉了,但后来还是想着小姑娘说的诚心诚意,看起来挺不容易,就抱着尝一口的心态。
谁知道,就那一口,可把他的胃口给勾住了。
他这开饭馆的,对味道太敏锐了,直觉这种清爽算来的味道会卖的不错。
他拍着大腿笑:“小姑娘,你这竹笋味道挺不错的,我加进菜汤里,好多客人喜欢,这样吧,你给长期送货吧。”
“那这就是要合作了?”苏半夏一愣,没想到这么顺利。
她原本还准备了一套说辞,眼下是派不上用场了。
托刘山的福,上辈子跟刘山打交道并不多,只知道他挺照顾他们一家子的,曾借过好几次钱给苏二根解燃眉之急。
也知道他在生意方面挺有头脑的,一直在倒卖商品。
八十年代初,国家已经开始鼓励商品户,但之前摆个摊都会被说割资本主义尾巴,很多人都认为国企的工作才是体面的,看不起个体户也拉不下面去干个体户。
等吃螃蟹的人越来越多,万元户越来越多,大家这才慢慢的改变了观念。
刘山无疑是走在改革观念的第一批人。
“是的,小姑娘,你看你一星期方便送多少来?五十斤以上,不超过一百斤就可以。”李胖子笑呵呵的说道。
这刘山介绍的人,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。
看这小姑娘也是实诚人,这年纪轻轻,长得标志不说,还很能干。
这李胖子在打量着苏半夏,苏半夏何尝也不是?
看他细小的眼睛,圆圆的脸蛋,再加上配胖的身躯,长得挺有喜感,尤其是笑起来,跟个弥勒佛一般。
碰到这样的爽快人,也算是运气,苏半夏赶紧应下:“好的,多谢李老板。”
一个星期五十斤以上的量,说多不多,说少也不少,但这一次性结清,比她在街上摆摊叫卖的强。
这随着笋干的畅销,以后的量肯定会增加的。
秋冬山上的竹笋最多,对她来说,量多也没什么压力,但为了长久的合作,她还是要未雨绸缪的。
她打算让董翠兰也跟着她一起做竹笋,多腌制一些笋干,就算剩下,放到明年也不怕坏掉。
“不用客气,那你看你什么时候方便送货。”
苏半夏想了想道:“都可以。”
“成,那你看着办。”
就这样,苏半夏借刘山的光,顺利的得到这个单子。
这样一来,以后就有稳定收入,就不愁生活费。
这样想着,苏半夏就去了农贸市场,打算买一些好菜,庆祝一下。
她买了一些瘦肉,鱼,米,油,一些做菜的酌料,还想买些鸡蛋。
靠近菜市场路边有很多卖鸡蛋的,都是挎篮子的妇人居多,其中有一个老奶奶特别的引人注目。
她过于苍老,脊背弯曲几乎站不直腰来,岁月如刀子似的在她脸上刻下了很多道深刻的皱纹。
她见苏半夏往这边瞧了一眼,便赶紧招呼:“小姑娘,看看鸡蛋咧,都是自家养的,个大包好。”
苏半夏是瞧见这几个卖鸡蛋的,就她篮子里的出彩。
鸡蛋个个饱满又光亮,一丝鸡粪都看不到。
农村人,家家户户都会养几只鸡,那鸡蛋珍贵的跟什么似的,是唯一可以拿去换钱的东西。
想想刚重生过来,为了几个鸡蛋还跟苏奶奶争执一番,她都不由的冷笑。
她很快就过上了想吃鸡蛋就能吃上的日子,果真从苏家分出来,是她做的最快最明智的选择。
这老奶奶的鸡蛋比较好,但她的摊位上却没什么人。
“小姑娘,看看吧,鸡蛋老好了,买的多,给你便宜点。”老奶奶又难为情的喊道。
老人家还是和蔼的多,像苏奶奶那样的极品着实不多见。
收敛了回忆,苏半夏笑着走过去:“那我挑点。”
说是挑,但她是直接从上往下,挑了十五个鸡蛋,按照市场价,一角二一个,一分不少的给她。
相对于后世的物价,八十年代的物件可谓是差了十倍。
后世的土鸡蛋,大约都是一块多一个。
买好了后,苏半夏拎着一堆东西,走了半个小时后,在县城的入口处,准备等拖拉机,却不想刘山在那等候多时。
看她拎这么多东西,刘山先是一愣,随即笑道:“走,我载你。”
“这个,刘山哥,我等拖拉机吧。”
“没事,放得下。”刘山抢过她手里的东西,全都一股脑的放在车篮里,鸡蛋易打碎,就让她自个提着。
等个拖拉机也不知道何时有,盛情难却,苏半夏客气了一番,最终还是坐上了自行车后座。
“刘山哥,你是特意在这里等我的吗?”她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说道。
刘山还是跟前世一样,跟个大哥哥般的体贴关怀。
她也没多想,反正都一个村的,在他还没有对象之前,坐个车也不算什么吧?
“哪里,我这不刚好忙完事,顺便的吗?”
“这就好。对了,刘山哥,你平日里除了倒卖干柴,还倒卖别的什么吗?”
苏半夏想打听一下这边的经济,或许会有灵感突发,悟出多种生财之道来。